为什么灯泡通了电就会发光?为什么高热就能发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9:28:42
尽量简要一点,谢谢~~
你说的这些我也明白啊,我不是这个意思...想再问深一点..
还有,灯泡的问题.

热量会使原子核外的电子能量升高,而变成高能态,但高能态的电子不稳定所以很快就会跃迁回原来的低能态,这时电子就会放出它原来吸收的那部分能量,而这部分能量如果刚好处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之内的话就能被我们的眼睛所察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发光”,灯泡通了电以后由于电流的热效应使灯丝中的电子据有了很高的能量,当电子跃迁回低能态后这些能量就变成光啦!

其实所有的物体都会向外辐射,只是辐射的光的波长不同而已。只是温度低一些的比如人,发射的是红外线,你看不到而已(用红外夜视仪可以看得到)

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的波长越来越短,到了人可视的范围之后,在你看来,它就是发光了。
你的两个问题,应当都解决了吧?

高热会使原子的外层电子极度活跃,很容易向外跃迁,也就是能级升高
当电子向回(也就是内层)跃迁的时候,就回有光子(一种能量子)放出(由于向内跃迁能量降低,“多余”的能量要以某种形式发散出去)
电子向内跃迁时可能跃迁到其他任何的低能级,也就是可能会发出很多颜色的光(根据光子能量E=hν——光波频率,可知跃迁的能级差越大放射的光波频率也就越高),不同频率的光显示为不同颜色(可见光里红光频率最低,紫光频率最高),当如此发射出的光的组成(各个色光的比例)接近太阳光的时候,就呈现出白光
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白热”

电子在绕原子核运动,电子有很多轨道,每个轨道上运动的电子都有能量,轨道越靠近核,能量越低。常温时电子会先占满低能级的轨道,再去占高能级的轨道(因为能量最低状态是最稳定状态)。高温时分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将剧烈运动,有些电子会吸热跑到高能级的轨道上,但此时低能级的轨道就没有被占满,分子是不稳定状态,所以这个跑到高能级轨道上的电子还会回到低能级的轨道上并放出能量,这些能量就以光能的形式释放出来。
所以高热能发光。

高热就会向外辐射
光本身就是电磁波
太阳就是个巨大的火球
你要问我人 为什么能看见热辐射 那我就不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