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子思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00:57:16
请说一说“心”的内涵,孟子认为如果有同屋的人斗殴,应该马上上前去制止;而如果邻居街坊有斗殴的,就不要去制止。这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思想
“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A、主张尊王贱霸,实行王道。
王道和霸道:王道——以德服人“以德行仁者王”。霸道——以力服人
B、认为实行仁政,必须重民。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有“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提出了“养浩然之气”的命题,这一命题成为儒家修身思想的基本内容。这个浩然之气,指的是一种道德的精神状态。它是孟子所阐述的人格标准,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一种人格精神。
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墨子
墨子对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有深切的体会,激烈反对“富侮贫,贵傲贱”,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有力的要以力助人,有财的要将财分人,有道的要用道教人,这样可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但是这种“兼爱思想”抹煞了阶级对立的事实,在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从兼爱的观点出发,墨子又提出“节用”“节葬”“非乐”“非攻”等主张,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也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非正义战争。
参考资料:详情请看关于孟子思想 关于古文-孟子的民本思想 孟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孟子的民本思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思想和学说主张 孟子教育思想的权重 评述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简述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思想主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