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中的“千里”不能改成“十里”的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8:02:50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云:“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清人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反驳说:“千里莺啼绿映红”云云,此杜牧《江南春》诗也。升庵谓“千”应作“十”。盖“千里”已听不着,看不见矣,何所云“莺啼绿映红”耶?余谓即作“十里”,亦未必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圆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红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名曰《江南春》。诗家善立题者也。”

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千里南国,听到的是悦耳的黄莺鸣啭,看到的是悦目的红花绿叶。春之声此起彼伏盈于耳,春之色万紫千红扑面来,把江南春色渲染得如火如荼。小小村落水环绕,座座城郭山掩映,村村镇镇酒旗迎风招展,是一种大气、张扬,颇有豪气的美。若十里则意境全无,味同嚼蜡,小气而狭隘。

千里是夸张的手法,夸张范围之广。改成十里,变成了写实,没有美感了。

千里当然能改成十里,但是千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更能体现意境,十里就没有这个效果了,因此千里要比十里好的多,使人才用了千里吗。

千里是夸张的手法.更能体现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