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畜之一到底指哪种动物???所指的答案最多2种动物. 回答者当重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7:48:59

中国古人把马、牛、羊、鸡、犬、豕(猪)称作“六畜”,即六种家畜。汉语中与“六畜”有关的字、词面广量大,使用频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马”字在古今汉语中使用频率都是比较高的。在古代,马主要用来驾车和乘骑。据《左传》记载,春秋时作战的方式以车战为主。马拉的兵车在那时是最重要的军事装备。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往往以兵车多少来衡量,因此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之类的说法。从战国开始,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下,骑兵作为新兵种逐渐推广,骑战成了作战的主要方式。北朝民歌《木兰诗》中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和“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的描写,可见那时作战的双方都重视骑兵。与马关的一些字词,一直活跃在我们民族的语言中。驰、驱、骑、驾、骏等动词,形旁都是“马”,本义都与“马”有关。在现代它们仍被广泛运用于交通运输、军事行动等方面,例如,“骑自行车”、“驾摩托车”、“汽车奔驰”。“驾驶飞机”等。汉语中有不少与马有关的成语,例如,“马不停蹄”、“马到功成”、“汗马功劳”、“老马识途”等;也常用骏、骥、骅、骐、骝等表示良马的字来作为人名用字。

  “牛”也是一个常用汉字。在古代牛被用作祭施用品即所谓“牺牲”(与现代汉语的“牺牲”意义不同)。“牺牲”二字表示意义的形旁都是“牛”。用牛来耕作,不会晚于春秋时期。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冉耕、字伯牛。“耕”和“牛”分别用作名和字,反映了春秋时已有人用牛来耕作。到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犁等铁制农具,耕地效率明显提高,而拖犁的耕畜就是牛(“犁”字也以“牛”为表意义的形旁)。从此,牛在农业生产中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当然,除耕地外,牛也用来驾车。读白居易的《卖炭翁》,可以看到那位卖炭老人所写的炭车就是一辆牛车。中国老百姓对牛很有好感。往往把它同勤劳刻苦、无私奉献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宋代爱国将领李纲的《病牛》诗写道:“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更是为大家所熟知。

  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很早就开始饲养羊了。羊肉是一种重要的肉食。以“羊”作为偏旁,构成了美、羞(馐)、鲜、羹等与美味、饮食有关的字。“美”,《说文解字》释为“甘也”(味道好),是由“羊”、“大”二字构成的会意字。至今,汉语中仍有美食、美味、美餐等常用词语。“羞”字上面是一个变形的“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