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问题:滩涂就是潮间带吗?不是的话它们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2:07:51

什么是滩涂
滩涂一般是指沿海滩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将滩涂界定为平均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海域,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沿海滩涂界定为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两部门对滩涂的表述虽然有所不同,但滩涂既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

所谓潮间带,即是指大潮期的最高潮位和大潮期的最低潮位间的海岸,也就是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面的范围。潮间带以上,海浪的水滴可以达到的海岸,称为潮上带。潮间带以下,向海延伸至约三十公尺深的地带,称为亚潮带。

退潮后,在低潮缐以上积水的小水池称为「潮池」。潮池的生物必须具有忍受每日温差和含氧量剧烈变化的能力,此处栖地环境时而乾燥时而潮湿、温度时高时低、盐度也是时时变化,可以说微环境的变化非常大。在台湾,人们利用潮间带特有的生态环境,因而呈现盐田、渔塭、蚵架、竹筏等样貌,形成台湾西部海岸常见的人文景观。在汉宝地区,潮间带则有许多蚵架与抓鳗苗的竹架与渔网。

海滩涂指潮间带广阔而较平坦的软泥沙地带。

所以说潮间带包括海滩涂。

但是滩涂还包括滨海沼泽与河口滩地,尤其是后者,与潮间带就没什么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