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泡为什么不爆炸?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6:19:18
一般的灯泡为什么不会爆炸呢?

一般的电灯泡里面抽真空并通以保护气体(如氩气),灯丝使用的钨丝,例如100W的电灯泡灯丝的温度可以达到2000~3000°C。

我的问题是,在2000~3000°C高温下,氩气分子肯定会做剧烈的热运动,分子的热运动越强烈,也就是说单位面积上撞击灯泡内壁的氩气分子越多,相应的压力也就越大。

如果灯泡里面的压力大过灯泡外部环境的大气压,由于这个压力差的存在,灯泡就应该会发生爆炸啊

1)难道灯泡内部的压力很小很小?

2)前面提到:“一般的电灯泡里面抽真空并通以保护气体(如氩气)”,是不是通入的氩气的压力也是一个大气压?
如果真是这样,那灯泡在照明状态下,内部的压力就肯定会大于外部的压力,就会发生爆炸。
难道我这个解释不对吗?

在2000~3000°C高温下,氩气分子肯定会做剧烈的热运动,分子的热运动越强烈,也就是说单位面积上撞击灯泡内壁的氩气分子越多,相应的压力也就越大。

内部压力比外部大就一定要爆炸吗?

你要知道玻璃灯泡也是有一定的强度的

只有当内部的施加的压力让玻璃无法承受时才会爆炸

或许只是破裂, 谈不上爆炸,

灯泡内部要不是真空就是加极少的惰性气体,内部气压极低,即便是高温下内部压力也不致于使灯泡爆炸

特殊情况会爆炸,如果灯泡不合格温度氧气到一定条件会引起爆炸的,我经历过灯泡爆炸。

灯泡灯丝的温度可以达到2000~3000℃。它里面冲入的氩气也只是一种助燃一样的作用。当然,内部的压力在点亮以后是会发生变化,但是只要不超过玻璃泡的强度极限,就不会爆炸。“灯泡内部的压力很小很小”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如果很小,那么即使不点灯,灯也会被大气压压爆

其实灯泡在散热的,灯泡灯丝的温度可以达到2000~3000℃。但是,灯泡玻璃壳这里只有100℃的温度.从灯丝到玻璃温度是逐渐降低的.灯泡通电以后由于灯丝和环境温度的差异.热量就会以各种方式向外传播,并且很快达到热平衡态.里面的气体平均温度也不可能是2000℃这么高的温度,因而也没有很高的压强.
当然,内部的压力在点亮以后是会发生变化,但是只要不超过玻璃泡的强度极限,就不会爆炸.这方面的因素,灯炮设计师和制造商在设计制造时也肯定会考虑的,爆炸在很短的时间内,体积膨胀剧烈才产生,灯泡是相对缓慢的过程!

灯泡内部要不是真空就是加极少的惰性气体,内部气压极低,即便是高温下内部压力也不致于使灯泡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