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打靶路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7 01:30:15

基因标靶(英文:gene targeting),又被译为基因靶位操作、基因靶效应或基因标的,是一种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改变生物体某一内源基因的遗传学技术。这一技术可以用於删除某一基因、去除外显子或导入点突变,从而可以对此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基因标靶的效果可以是持续的,也可以是条件化的。例如,条件可以是生物体发育或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一个特定时刻,或将效应限制在某一特定组织中。基因标靶的优点在於可以应用於任何基因,无需考虑其大小和转录活性。

历史

基因标靶技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对同源重组不断了解的基础之上。首先是以酵母这种较为简单的真核模式生物为基础,来对相关技术进行研究。[1]随著外源DNA导入酵母细胞方法的建立、标记基因有效选择的利用、同源重组转化子筛选系统的建立、载体同源序列DNA(靶标)双链断裂提高同源重组效率的利用,使得基因标靶技术逐渐成熟起来。[2]而对於哺乳动物细胞,由於其基因组比酵母细胞要大且复杂,基因标靶的成功率很低。因此要将基因标靶技术应用於哺乳动物,还需要新的策略。1989年,利用胚胎干细胞,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和奥利弗·史密斯与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将基因标靶技术成功地应用於小鼠;他们也因此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3]

[编辑] 原理和方法

将外源DNA导入靶细胞后,利用基因重组,将外源DNA与靶细胞内染色体上同源DNA间进行重组,从而将外源DNA定点整合入靶细胞基因组上某一确定的位点。[4]

对於不同的生物体,所使用的基因标靶的方法也不用。对於小鼠来说,大致的流程如下:[3]

1. 从小鼠胚胎上提取干细胞;
2. 同时,构建靶载体,靶载体中含有与靶基因同源的DNA片段;
3. 将靶载体转染到干细胞中;
4. 将筛选后获得的含有靶载体的干细胞进行扩增;
5. 将含有靶载体的干细胞注入小鼠胚胎;
6. 胚胎发育为嵌合体小鼠(部分器官为该改造后的干细胞发育而成)后,通过选择性培育(将嵌合体小鼠与正常小鼠交配,在下一代中进行筛选),获得基因敲除小鼠(全部器官为该改造后的干细胞发育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