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李白的人来讨论讨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0:50:00
据说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他父亲很高兴,认为儿子长大后可能成为有名的诗人,就想为李白取一个好名字.以免后人笑自己没有学问。由於他对儿子起名慎重,越慎重就越想不出来。直到儿子七岁,还没想好合适的名宇。 那年春天,李白的父亲对妻儿说:「我想写一首春日绝句,只写两句,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凑合凑合。一句是『春风送暖百花开』,一句是『迎春绽金它先来』。」 母亲想了好一阵子,说:「火烧杏林红霞落。」
李白等母亲说罢,不加思索地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说道:「李花怒放一树白。」 父亲一听,拍手叫好,果然儿子有诗才。他越念心里越喜欢,念著念著,忽然心想这句诗的开头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这最后一个白字用得真好,正说出一树李花圣洁如雪。於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我怀疑这个故事是假的,因为这首诗不押韵,诗中的”开””来”二字是平声字,也是押韵的,这个没有问题,但是”白”字在唐代不念bai,它在古代是一个入声字,属仄声,在一首绝句中,平声和仄声是不能混押的,以唐代人对诗歌的推崇程度是不会续上这样的诗的,因此我怀疑这个故事是后人的伪作!

厉害,楼主看来对诗人诗词颇具研究啊!虽然我也有曾有类似疑问,但恐怕这数百年前的事即使破绽再大也无从考证了.造做,恐怕也是人类的缺点之一吧?但毕竟这个传说也略带些神秘,这也让不少人对李白姓名的来历有来更大的联想空间,有些时候,秘密让它永远蒙纱,反而是最好的结果,任其自由吧......

这一类问题都带有传说性质,但你也不能断定它一定就是后人纯粹的虚构。总之,有史料能够有力地佐证,则真;无,则存疑。

就是伪作,楼主正解。

其实我认为啊,古人就是古人,他们已经不再这世上了,有很多事情我们都不能求证,何必为了这一首诗而浪费唇舌呢?后人对古人的故事还不是经过推测或一些资料……对于一些比较传奇或这之类的人物的日常故事,其实有很多都是假的……

是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这个故事是后人为了解答李白的名字由来而随意说的。但这只是一个流传而已,并且李白的名字已经流传千古,也总不能把他改了吧。。。。。。。。。。。

这是后人对先人的崇拜,于是就想把自己心中的偶像神话出来.但是很多事情我们不能武断的去说他的是非.只能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