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军越挫越勇,而德国却不行了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5 01:30:20
事实上德国人比苏联人素质要高得多,为什麽却对战争不如苏联人那麽投入,苏联人的为什么会比德国人士兵补充速度快那麽多。

二战时期的战争,人口素质的优势是很难抵消人口数量的优势的,

苏联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他还拥有广阔的战略纵深,这是那些土地狭窄,人口稀少的西部欧洲国家所没有的,

纳粹德国的闪电战的精髓是装甲兵的快速突破,迂回包抄分割和歼灭敌军,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军的巴巴罗萨行动中,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苏德边境近100万红军被瞬间击溃(当然,苏联高层对德国的进攻估计和准备不足是主要原因)

但是在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德军装甲兵完全无法在巷战中发挥作用,在狭窄的街市废墟内,军队的素质往往被放到比较后的位置,能在让军队巷战中取胜的,往往是勇气和士兵的数量

作为共产主义国家,苏联红军的政治委员制度,往往可以让士兵们短时间内爆发决死的勇气,而崇尚以武器装备制胜的德军却很难做到这点,这也印证了刘邓的一句名言:狭路相逢,勇者胜。

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失败,几乎使德军精锐尽失,同时俄罗斯也迎来了严酷冬季,德军原本计划在入冬前逼迫苏联投降,结束东线战事,因此基本上没有准备越冬物资,

没有越冬衣物,没有冬季补给,武器装备没有防冻装置,在西伯利亚严酷的寒冬中面对几十万被宣传动员起来的几乎疯狂的苏联红军,我想不管是素质多高的军队,都无法抵挡。

战争中越是素质高的军队,也就越理性,同时也就越缺乏背水一战,以命相搏的勇气,二战初期被认为是世界第一的法国陆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面对已成败局的战事,在德军包围圈中的法军的将领往往都是选择体面投降这一条道路,

而苏军则不同,在苏联,投降等于叛国,就算以后可以活着回国,那么也是难逃一死,而且还累及自己的家人朋友,因此苏军在注定失败时大都选择拼力战死

二战中苏联有2680万人死亡占人口总数的14%,其中军队阵亡1400万,而英国在二战中死亡的人数仅占其总人口的0.6%,美国仅为0.3%,

由此可见,素质低下的军队想要取得胜利虽然付出的代价惨重,但是素质低下的军队往往可以凭借其庞大的人口数量以及悍不畏死的勇气,取得那些只有高素质军队才能取得的战绩和成果。

如果是二战的话,因为素质高从而知道自己国家是在非正义的一方,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