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届21世纪杯的演讲稿~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6:19:57
有没有13届21世纪杯的演讲稿
题目是“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发展之道”中英文皆可~
谢了谢了~

就是最好是中文的~我觉得悬赏分很高了啊~大家帮帮忙啊~

没现成的演讲稿 ,建议参考:
  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1098

  自己再整理.

  中国文化有长达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然而“悠久”不足以拒斥一切,“历史”不足以充当救命草。单是对自己的传统抱有一种单纯的感情是不够的,光有那种古老民族的自负也是不够的。文化怀古倾向导致人们背向未来、面对过去。这实际上是把传统的一点成就作为面纱来掩饰自己文化的不中用,最终必然导致文化传统自身的衰萎。对中国思想史上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尤其是对新时期以来的海外新儒家及所谓“国学热”要作认真检讨和反思,文化保守主义在坚守传统文化本位、反省现代性的过程中无疑越过了合理的维度、走向了对抗现代化的一面;现代新儒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判虽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却没有在理论上获得支持。因此,21世纪的中国文化建设必须继承五四精神,警惕文化复古主义与民族主义情绪,更不能妄自尊大地宣扬所谓中国的文化“输出主义”或“送去主义”,甚至人为制造一个虚幻中的“中国文化中心主义”。有一种说法叫做“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将是“东方的世纪和东方文化的世纪”,听起来很振奋人心,但这恰恰是一种弱势文化的不健康心理的反映;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文化循环论更是不足取,因为它阻碍了正在努力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文化毫无保留地学习一切先进文化、尽早而彻底地完成文化的现代转型。固然,在生命流转、社会变迁的历史行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曾经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自改革开放后,中国历史毕竟已坚实地跨入当代;改革的浪潮在回春的大地上迅猛激荡,每个人都怀着鼎新的期望,每个人的心头都泛起革故的悸动。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问题不是现代化在理论上是否合乎需要,因为如果中国想成功地使自己适应新的世界环境并生存下来,现代化就势在必行。作为现代化之延伸的全球化也并不可怕,文化的差异性与民族个性不会因此而衰落。彻底抛弃那种“中西之争”、“古今之辨”的陈旧思维模式,在古今中外的多种文化资源之间形成高度辩证的联结。人类文化发展中“后现代转向”的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