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4:39:52

“把美好的形象与美好品德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培根
  “与文明公民网同行,做现代公民”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准则。
  “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是现代公民教育活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爱国”为核心、“守法”为重点、“诚信”为关键、“知礼”为基础。
  “爱国”为核心。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它对于正确处理公民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情感,抵对于培养每一个公民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守法”为重点。公民具有守法意识,首要的前提是知法。 守法精神的形成关键在于人要有守法的愿望和动机,而这种愿望和动机又缘于人们对法的信仰。 人们对法的信仰主要是建立在司法公正的基础之上,从古到今莫不如此。我国古代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说,说的是法律面前无特权。
  “诚信”为关键。诚实守信作为一种道德追求,在我国古已有之,“仁义礼智信”是先人提倡并力求遵循的行为准则;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历代人们所熟诵。可以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无论从事哪个职业的公民,都要自觉做到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用诚实劳动获取合法利益。是否诚实守信,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觉悟,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发展。只有诚恳老实,有信无欺者,才能形成完备的自我,具备高尚的人格力量,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知礼”为基础。 知书达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两千多年前的哲学家管子就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所谓知书达礼,通俗地讲,就是人有文化,知道礼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的一切行为应在一定规则下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是我们行为活动的指南。遵守‘规范、守则’的情况,反映了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程度。从我们日常行为的一些小事上,最能反映一个人一个国家的规则意识、文明意识。中国加入WTO之后,随之而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按规则办事,合乎惯例 ,遵守国防规则。
  我们必须明白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