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是关于什么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8 14:05:39
谁了解啊
最好通俗的介绍一下
谢谢了.....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因此民国时期陈复开始提出“心灵儒学”做出注解。儒家的学脉自清末已经全然中断,西学东渐的过程里,中国的圣人学问开始“哲学化”,而有新儒家的诞生。不过回归成圣的本来面目,这才是儒家能对混乱的世局与世人能张开的贡献。因此,陈复重新提倡心学,并书写《盘古心经》,继承阳明学的道统,再开“盘古心学”,创办书院讲学,教育弟子,并组织“新人道协会”,从事外王事业的奋勉,这使得心学开始有新的动能,这种心学包容儒释道传统三教思想,兼融新世纪思潮与印度玛家哲学,创造出极其特殊而新颖的儒学面目,目前正在台湾发展中。

阳明是心学之宗师,儒家学说于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这是叛经离道,也可以说这是儒家思想的正宗回归。发正,儒家学说在明朝的王阳明那里已经不在关注天理,而更加重视个体,是对人的回归。 心学讲心即是理,性即是理,有物,有道

其人是明中后期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和陆九渊,合成为“陆王心学”。王阳明更多的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的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他的知行合一,是说知的行都产生于心的,用良知支配自已的行为实践。何为心学,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心,心就是天理。

1、唯心主义
2、以儒化佛
3、知行合一
4、心即是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这点是精华)

  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朝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心学”创立者。
  少年时便胸怀大志,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后因体弱多病,接触佛、道思想,并于家乡的“阳明洞”习道家导引术以养生,因此以“阳明”为号。
  青年时步入仕途后,因上疏触犯权倾朝野的宦官刘瑾,被廷仗四十,并贬谪至穷山恶水之中的边远山区——贵州龙场。
  在龙场任驿丞的日子里,尽管环境十分恶劣,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