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明礼示范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7 06:16:56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对外开放领域的日益扩大,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我国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拓展,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试行)》就把社会公德建设列为公民道德建设的三大着力点之首。

“明礼、诚信”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试行)》中首次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明礼”是人的行为外在表现,是讲究“礼仪”、“礼让”,主要包括重礼节和讲礼貌。就是讲文明,注重公共文明和公共道德,包括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扰乱公共秩序等要求。“诚信”是人的内心状态,“诚”主要讲的是诚恳、诚实,不弄虚作假;“信”就是讲信用、信任,不欺诈坑弱,做到讲忠诚态度、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明礼诚信”都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讲究“明礼诚信”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公共道德建设,教育是基础,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小学生是公共道德启蒙教育的基本对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试行)》指出,“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根据上述精神,我校选择“明礼诚信”启蒙教育作为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试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提高我校学生公共道德素质的重点,开展本课题研究,从中探讨新形势下开展小学生明礼诚信道德启蒙教育的方法途径。

二、研究重要目标:

1、制定小学生“明礼诚信”教育的层次性目标要求——按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进行“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