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的盔甲可否有一定的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3 13:18:53

冷兵器时代,穿着铠甲可以有效降低敌人劈、砍、刺、射的杀伤力。在同等打击程度下,降低士兵伤亡率。
中国古代的铠甲类型主要有:
(1)金属类:扎甲(防劈砍良,防穿刺差)、锁子甲(防箭能力强)、半板甲(抗劈刺,不抗钝器击打,昂贵、沉重,如唐朝明光铠)、歩人甲(宋朝重步兵装备,防护力强,但很沉重,不利追击)。
(2)非金属类:皮甲(轻便、防护力良,但在南方潮湿地区时易腐臭、霉变)、藤甲(抗劈刺,不防火)、纸甲(有一定防箭能力,便宜,宋朝发明)。
(3)复合类:棉甲(防早期火器强,如满清八旗棉甲)。

  商周时期,人们已将原始的整片皮甲改制成可以部分活动的皮甲,即按照护体部位的不同,将皮革裁制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皮革片,并把两层或多层的皮革片合在一起,表面涂漆,制成牢固、美观、耐用的甲片,然后在片上穿孔,用绳编联成甲。皮甲在车战中与盾相配合,可以有效地防御青铜兵器的攻击。在使用皮甲的同时,也开始在甲上使用一些青铜铸件,但并不普遍。战国后期,锋利的钢铁兵器逐渐用于实战,促使防护装具发生变革,铁铠开始出现。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铁铠甲片,是在河北省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但直到汉朝,铁铠才逐渐取代了皮甲。西汉时期的铁铠经历了由粗至精的发展过程,从用较大的长条形的甲片(又称甲札)编的札甲,逐渐发展为用较小的甲片编的鱼鳞甲;由仅保护胸、背的形式,发展到加有保护肩臂的“披膊”及保护腰胯的“垂缘”。随着钢铁加工技术的提高,铠甲的精坚程度日益提高,类型也日益繁多,其防护身躯的部位逐渐加大,功能日益完备。到三国时已出现了一些新型铠甲。在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中,列有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环锁铠和马铠等五种。南北朝时期,随着重甲骑兵的发展,适于骑兵装备的两当铠极为盛行。北魏以后,明光铠日益盛行,逐渐成为铠甲中最重要的类型,直到隋唐时期仍是如此。至北宋初年,铠甲发展得更加完善,形成一定的制式。火器的出现,使有效地抗御冷兵器的古代铠甲,开始趋于衰落。直到20世纪初,清朝编练用近代枪炮装备的“新军”时,古代铠甲的使用才终止。

  以上摘自百度
  铠和 盔可以起到防护身体重要部位,古代一般都是用皮革或金属打造,冷兵器时代的却是很重要的防护用具

那是肯定的,古人也不是傻子,没有的东西没必要往身上穿,那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