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死前,对孔明说阿斗真不扶不起来,就让他掌权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5:32:24
易中天老师,却说这是刘备不相信诸葛亮,怕他越权,自己当皇上,请问大家有什么看法,请高手指教下。

刘备先是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又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之取。
后面这句话,的确有点不信任的意思。刘备一向标榜是要匡扶汉室,
曹操还没篡位就骂他是汉贼。诸葛亮如果也是皇帝不行就废掉自己做的人,岂不与曹丕等乱臣贼子一样了。
这是先捧得高高的,再下个套子,你就老老实实给我儿子打工吧。
刘备的做法也证明他的确带有点不信任,他升李严为尚书令,督护军,统内外军事。分掉了诸葛亮军政两方面的大权。
也就是李严,后来误了诸葛亮的北伐大事。

你理解错了
刘备说“君可自取”,‘取’你理解为取代,而最确切的解释是“选取”,那就是“如果阿斗不成器,那你就(从皇室子孙中)另选取。”

他个人看法而尔,他也不无道理,刘备很会利用人的弱点.他知道他的阿斗扶不起来,让诸葛亮当皇上,而诸葛亮反倒会更忠心于他.
那已是历史了,谁也不知道是怎样,只有后人讨论了.

兄弟:
首先,这不是刘备相不相信诸葛亮那么简单。
大臣权高位重,是历来皇帝所畏忌的事。也许,诸葛亮没有更多的想法,但诸葛亮的权势大过皇帝,这是客观的,不是诸葛亮想不想登极的问题,而是他有这个能力,更有这个条件登极的问题。有了这个条件,皇帝怎么不无担心?所以,历朝历代“兔死狗亨,敌国破功臣死”的事例比较多,而且周而复始,这里面难道真全是人为主观方面的原因,就没有导致这些层出不穷的事例的不随人意的客观原因?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天下谁不想做皇帝,已经坐上龙椅的,更要巩固自己的地位。许多皇帝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是靠相信权臣是不会反自己的,而是靠建立完善的制度来证明自己是不可背叛的。刘备不可能对诸葛亮没有一丁点顾虑,他一死,年幼的刘禅无威望,怎么能压得住诸葛亮?刘备临死时让诸葛亮可“自取”,诸葛亮当然不能说“遵旨”,只有拒绝,而且还要表示效忠刘氏,让人民知道诸葛亮在先帝临死时的誓言。这一招真他妈的妙,刘备自己不好要诸葛亮发誓效忠刘氏,想出这么一招,真有他的。
其次, 中国封建社会是比较注重宗族血缘的,尤其是皇族的血统更不容“玷污”。就人之常情而言,你愿意把自己的房子送给外人,还是留给儿女?别说是送给外人啊,你怎么能容忍子孙辱骂你?你希望后世无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