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 廉耻 忍耐 克已 百折不屈 出自哪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3:32:17

从词源上追溯,,礼仪一词出自《诗经》“献酬交错,礼仪主度”

  廉耻(Pudicitia)和端庄(dModestia)是同义名词--注意:Modestia一字,出自Modus,意即尺度和界限--而廉耻一词,对表达控制物欲尤其征服性欲一点,比较更为明确。廉耻是贞操的天然保障和坚强要塞,因为廉耻控制与贞操对象紧相接近的种种

  忍耐
  英文exercise patience:restrainoneself
  【解释】∶把感情控制住不让其表现出来;经受 [困苦或艰难]
  例:
  1.忍耐是一帖利于所有痛苦的膏药。
  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逐渐给你带来好处.
  忍耐可以避免纠纷,使社会变得更加和睦。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克己一词《论语.颜渊章》的「克己复礼为仁」是出自古代谚语克己
  [解释]1.克制自己的私心;对自己要求严格。例如:克己奉公。
  2.旧时商店自称货价便宜,不多赚钱。
  3.节俭;俭省。
  约束自己。孔子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他认为“克己”是实行“忠恕之道”的先决条件,也是爱人的先决条件。要克制凡事专从自己利益出发的行为,而应该考虚别人的利益。只要严格遵循“礼”所规定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一一合乎“礼”的规范,通过这样,就可以达到最高的伦理道德境界—“仁”。同时,孔子还把“克己”作为“复礼”的条件,提出了“克己复礼,”的观点。《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左传.昭公十三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

  百折不屈出 处 清·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一旦竟成其名,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必不能千百年之后,人人变色动容,有一百折不屈之人,如在其心,如出其口,如忠毅、方学士、铁尚书者也。” 释 义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这样解释不知道楼主是否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