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簪和骨笄的区别是什么?从形制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21:40:18
从形制上能分出来吗?还是从出土位置?

小孩出生满三个月,要请人为他修剪头发,男孩修剪后的头发,在顶上盘成一左一右两个结,女孩则是盘成一个结;或者男孩发结在左,女孩发结在后,以示区别。从此以后男女都要蓄发。待头发长了,紧挨后脑扎成一束,让头发披散在后面,这种发式叫做“总发”;若扎成一左一右两束,从两侧垂下,则称”总角”。前额的头发则自然垂至眉毛。这都是未成年的发式。

男子二十岁时,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先将束在一起的头发在头顶盘绕成髻,再用一块黑色的帛包住发髻,然后加冠(冠非今天的帽子,它的主要功用在于保护和固定发髻,至于用各种不同颜色和式样表示身份职位的差异,则是后来的事)。最后,用竹制成骨制的“笄”(汉以后称“簪”)横贯发髻和冠,使之固定,冠就算戴好了。

不过冠是贵族男子的特权,一般平民无资格享用。他们只是束发盘髻,然后用头巾将发髻罩住,这种头巾又称“头衣”,或叫“帻”,可一直盖到前额。

需要说明的是,留全发、贵族戴冠、平民戴巾是那时中原男子的打扮,至于远离中原被称作“四夷”的地区,则或披发、削发,又各有自已的风俗。但随着中原文明的推进和影响,大多数人也渐渐习惯于冠巾的装束了。
参考资料:中国社会风俗史略 曹金华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