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致和的含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5 14:58:53
越详细越好,谢谢啦 !

中庸致和
  古有云:“对人之道,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惠而不费,劳而不恕,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方而不割,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等。”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注意适当的分寸,保持恰当的人际距离。所谓不卑不亢,就是一种中庸之道,既要达到与人交往的目的,又不能有损于自己的人格和独立性,这是做人与交际应有的原则。要和而不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但是,中庸并非简单的掐头去尾。还要理解它的深层含义,即“时中”。时中就是在变化的动态中把握中和之道。即使是同一中人际关系,在不同的境遇下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男女授受不亲”但在危难之时,又顾不得许多了。

  中庸的目标是致和。在人际交往中,不同身份、不同品性的人能够和合融洽,便是“和”。中国人讲“致和”,意味着人际关系中并不想一方克服一方,而是要在保留和尊重彼此差异的基础上达到统一。犹如五指长短各异而组成灵巧之手一样。

  当然,我们也应警惕不要将中庸的艺术简单化,庸伦化,不要误把无原则的折衷主义、不负责任的和稀泥作风以及不将是非的和事佬习惯与中庸致和精神混淆起来。在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中庸致和的人生哲学既不是要回避矛盾,又不是要取消矛盾,而是要在承认矛盾存在的情况下努力使矛盾的对立面和谐地统一起来,这是它别于折衷、妥协、圆滑等一切假中庸的根本之处。

  处于中国这样一个社会大环境,理解并掌握了中庸致和的要义和实践艺术,对处理各式各样的人际关系基本上就可以自如无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