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为什么那么吸引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7:28:19

优秀的艺术是经得起检验的,不是靠什么理论、学问、权威来检验,而是靠你的人心、你的灵魂、你的感情能力来检验。这么多人发自内心地,不是赶时髦地喜欢的作品,它怎么会不是好作品呢?艺术产品和其他产品一样,消费者是最有发言权的,什么是好作品?使千百万人热泪滚滚的,不是好作品吗?有人说金庸的小说是精神鸦片,我想这和大多数读者的感觉是正相反的,大多数人读了金庸的小说,没有颓废,没有消极,而是获得一种很昂扬向上的境界。我在中学当老师的时候,讲过这样的话题。我知道在中学里面,有一些老师经常没收学生读的金庸作品,我就对同学说,你不要以为老师没收,你就是错的。老师才是错的。老师凭什么没收你的作品?他读过金庸的作品吗?他知道他这样做意味着什么吗?今天有成亿的人在读金庸小说,大家知道,在中国大陆阅读金庸小说的第一人是谁吗?严家炎先生考证过,金庸小说是从80年代左右,以盗版的形式传入中国大陆的。但还在我们都未读到时,我们大陆就有一个人读过金庸小说了,这个人就是邓小平先生。有朋友从海外送给他一套金庸小说,所以当金庸先生第一次拜访邓小平先生时,他第一句话就说,“你的小说我读过了”。在海峡对岸,蒋经国先生,把金庸小说放在枕边。也就是说金庸小说不但是有读者的,而且读者是跨阶级的,跨党派的,跨种族的。在东南亚一带,金庸拥有一大批读者。金庸作品的发行量已经是以亿来计算了,可以说有华人之处,便有谈论金庸的声音。这样的名声会是浪得的吗?这是从空间上讲。我们从时间上讲,有的作品可以轰动一时,但金庸的小说,从50年代发表第一部到现在已经经历近半个世纪了。一种文学作品,能够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仍然茂盛不衰,电视剧改编得那样地差,还有那么多人来看,这说明什么?当然我们说电视剧制作太差,不应完全归罪于电视剧制作者,因为小说太好了,凡世界上优秀的小说、诗歌、散文,越优秀,越难改编,因为它很难转化成另外一种艺术样式,很多意境是不能用画面来传达的,必须靠人阅读之后的想象,才能达到这个境界。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果它不能最后升华到一个境界上,如果只在实的层面上,不能升华到虚的层面上,那它的价值还要打折扣。金庸小说之好,在于他最后有境界,你读了之后除了记住那些人物,那些情节之外,你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东西熏陶了你。当你生病时,当你失恋时,读一读金庸的小说,你会觉得窗外一片明朗,你会觉得世界不一样,即使你读过,再重读也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