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当官的相关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7 02:44:47
看了《明朝那些事》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子说的:进士一录取就可以候补官员,而举人要当官,就难得多了。他们要参加三次会试,如果实在没出息,还是不能考过的话,就可以到吏部去注册……
我想问的是:他们要参加三次会试,指哪三次?实在是不明白啊……

会试就是会试,没有规定参加哪一次。参加三次会试的意思,打个比方,就比如现在说参加三次高考一样。当然,现在一个人如果参加了三次(甚至更多次)高考,如果没有考上的话,国家估计不可能给予什么安排工作。但在过去,为了解决一些参加过多次会试却老没考中的老举人的出路问题,国家是有一些政策。举人出仕的途径最主要有下面两条:
一是入监读书。举人若没有考中进士,可申请入国子监读书,等待下科考试。若在国子监修业期满经考核合格后,可以以监生的身份到吏部登记,等待挑补。如果被某个部门挑去的话,就以“历事监生”的身份在该部门工作,“历事”就相当于“见习”或者说“实习”。历事多数做的是一些文书之类的基本工作。监生历事期满后,由服务的部门出具考语,送交吏部。若成绩优异的话,就有望得到一些基层的官职或学官。对于要求入监读书的举人,并没有参加会试次数的限定。也就是说一个举人就算只参加过一次会试但没考上,也可以申请入监读书。
第二条途径就是你所说的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在清朝称为“大挑”,是从举人中选官的一种制度。举人经三科会试未录取(不一定要连着考三科,只要参加过三次就可以了),可以到相关部门(主管人事的吏部)报道,有点类似于“挂号”,去排个队,注个册,名字登记在那等着,一旦有适合举人的官职出缺(一般是一些基层的小官职或学官),按顺序补上。

一个人考中进士后可以直接授官衔,然后到吏部等待职位出缺后补上。一般情况下,一个官职空出,进士都是优先录用的。加上进士可被的官职面比较广,职位很多,而且进士的人数本身就不多,因此补官不用等太久。而举人就不同了,由于出仕途径限制,官缺不多(而且就是这为数不多的低级官职,也还有吏员、荫生等其他途径出官的人一起竞争),加上进士的录取名额有限,每科都会有大量举人不第,长年累积下来,等待候补的举人多不胜数。因此,候选官缺的举人如果三五年便等到官缺的话,其运气则不是一般的好。多数情况下,许多举人等个十几二十年才能得一官,更有不少举人等到死也没能等到那顶乌纱帽。

乡元,解元,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