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质子”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3:13:53

天子式微,礼乐不复,于是质子成为一门新兴职业。

质子一般为国之公子,即皇帝老儿的太子以外的儿子,太子要继他的王位,自然不会把他放到敌国手里做人质,有了质子这个职业出现后,皇帝老儿的富余皇子便有了安排处,反正儿子多不是?

质子类似于一种带薪的国外旅行,出入有专车,起居有服侍,穿着有华服,每天起来,到外国的大街上转转,看看风土人情,吃吃风味小吃,还可以瞄瞄外国美女,生活看起来非常滋润。

质子要把握两国的交行为表现尺度,不要你今天割了我的“麦”,明天取了我的“禾”,我还充耳不闻,继续逍遥快乐,用今天的话那就是属于“不作为”了。至少也要摆出一副“质子急了要跳墙”的架势来。谴责一下,声援一下,争取有理有利有节的外交形势总是应该做的吧。

质子也应该是身手不凡的“詹姆斯邦德”式的人才,每天出入敌方阵营,总得刺探几个有用的情报,才对得住老子给的那份薪水罢?

两国交质,其实就是两国交恶的开始,这是是人就知道的事实。所以在两国真正交恶之前,就要考虑全身而退,那么在敌国高手的软禁下,纵使没练成个纵横天下的“凌波微步”的逃跑功夫,也应该退而求其次地练个什么“武当纵云梯”式的翻墙功夫吧?再不行,练个“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也好呀。

跑路不行,练成007式的泡妞功夫也不错,泡个公主、格格什么的,万一两国交恶了,投敌叛国还得找个靠得住的泰山。

若是自己的皇帝老子若是忘了给生活费,质子可能不出去兼做几份家教,再惨点还可能要沦为贩夫走卒,寻点蝇头小利作舟车引浆之资。稍有不慎,还有可能被沦为风尘男子。

所以,掌握一两门外语,会一两门手艺,对于质子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最好还有强健的身体和俊美的面容。

所以看起来,质子应该是现在复合型人才的滥觞。

《左传》里讲得很贴切,质子其实是自欺欺人的做法,苟有明信,涧溪池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哪里用得着要个大活人呢?

所以当今社会不玩质子了,大家一起玩概念。

穷国的玩法是,今天说我要自由利用核能,明天我在荒效野外爆颗核弹,明了告诉你不要惹我急了,不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