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上为什么以小米为主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2 09:50:07
具体一些,谢谢了!

很简单,以前地理课上老师讲过。黄土高原因处於华北平原以西的更内陆的区位条件,故气候的大陆性(乾燥、缺水、温差大)更加显著!
除了渭河盆地以外,高原各处都面临严重乾旱问题。本区植物「生长活动累积温度」(积温)介於4,500℃(秦岭) - 3,000℃(长城线),和降水的空间分布形态一致。
每一种农作物皆有其生长积温以达到其果实成熟可食用的状态,例如:甘蔗需7,000℃;甘薯3,500℃,水稻3,000℃,小麦2.000℃,马铃薯1,500℃。
积温的计算;将某地一年内每日日均温大於或等於10℃的连续不中断日数的日均温累加起来的温度值,此累加温度总值便是该地的「生长活动累积温度」。
只要有水,黄土便是肥沃的「土壤」。黄土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各式营养盐类,是中国最肥沃的「土壤」。
黄土高原的农民俗谚∶「三天无雨苗发黄,下点急雨土冲光,山洪爆发遭大殃。」
黄土高原是认识中国五谷杂粮最好的「天然教室」。
黄土高原的农业经营都是采用承传自秦汉以来的粗放的「广种薄收」方式。(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来增产粮食,导致严重环境破坏。)
因为小米能耐旱,遂成为黄土高原最早(距今7,000年前)栽种的农作物。迄今仍为当地居民的主食。

而小麦则晚至汉朝(距今2,000年)才从小亚细亚(伊朗、土耳其一带),经由游牧民族的传播才被引入中国。

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原因,黄土高原那里气候比较干燥,一年的降水量也不多,所以那里不适宜水稻的种植,小麦也的产量也不是很高,而小米非常适应在黄土高原生长,所以黄土高原以小米为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