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没有“厌”和“餍”通假的例子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8:00:41
最好能引经据典一下下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厌”是“餍”的通假字。
“厌”的本义是压迫,古书起初借“厌”为“猒”,“厌”字由饱足义又引申为厌食、厌恶的意思,原先的借义饱足又另造“餍”字来表示了。

1.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厌,通“餍yàn”,满足,形容词。
2.。暴秦之欲无厌---《史记·苏秦列传》
厌:通“餍”;满足,形容词
3.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左传》
厌:通“餍”;满足,形容词
4.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左传 肴之战》
厌:通“餍”;满足,形容词
5.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论语》
厌:通“餍”;满足,形容词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厌,通“餍yàn”,满足,形容词。

饱,满足。后作“餍”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不厌。——《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秦之欲无厌。——宋·苏洵《六国论》
求之者无厌。——宋·苏轼《教战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