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 江南 分别是哪?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5:57:07

苏南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京代管的高淳、镇江代管的丹阳、泰州代管的靖江、南通代管的海门、启东。历史上扬州、南京、镇江也是江南文化地区,因此广义上还认为扬州、南京、镇江也是苏南的一部分。苏南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2006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根据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指标测算的“2006全国百强县(市)”名单,前十名中江苏占了七席,分别是昆山(第一),张家港(第三),江阴(第四),常熟(第六),武进(第八),太仓、吴江(并列第九)。前50名中,还有宜兴(第20),和丹阳(第47)。有意思的是,这些县市全部集中在江苏苏南地区。

  江南,字面义为江之南面。“江”在汉语中有特指大江,即长江。江南本意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景象,区域大致为长江中下游南岸的地区。历史学者冯贤亮称,“就地域上讲,江南无疑是近世以来中国经济最为繁荣的地区。但是,关于江南一词的定义及其运用,自古及今,就从未统一过。”

  【历史上的江南】
  在先秦时期已经存在江南的说法。一直到隋朝,仍然以中原地区为地理坐标中心,江南往往指湖南和江西一带。唐朝设立江南道,后来又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成为定义现代江南含义的开端。往后江东地区成为江南的专称(即小江南或狭义的江南),江南道地区成为广义的江南(即大江南)。

  历史上以“江南”命名的行政区的演化为:唐朝以前,江南一词所指区域囊括长江以南以及长江沿岸广大地区,包括荆州(鄂东南、湖南)、扬州(江西、皖南、福建、苏南、上海、浙江)。 唐太宗设立江南道,范围包括整个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地区,以及贵州、福建等地。唐玄宗把江南道细分为江南西道(鄂东南、湖南、江西、皖南)、江南东道(福建、苏南、上海、浙江)。宋朝时设立江南西路(江西大部、鄂东南)、江南东路(赣东北、皖南、南京一带)。 清初(1645-1667)设立江南省,但包括了大片的江北地区。后分为江苏省、安徽省。

  【狭义的江南和广义的江南】

  广义的江南的定义初始于唐朝的江南道区划,指整个长江中下游的长江以南地区,即除去湖南南部、江西南部、贵州和福建的江南道。包括狭义的江南、江西以北、湖北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