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窥是否触犯法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0:47:32
我们住在三楼,我和我的邻居都是女生,对面三楼房顶上,老是有人半夜或者早上我们没起床的时候在对面往我们屋里看,已经说过他几次了,他有改到晚上12点时候站在那,因为天太热我们一般都开着窗户,灯也亮这,因为这,晚上回去都不敢开灯了,他是个中年男人,他这种行为是否触犯法律呀?我如果报警他们会不会管这事呀?
我们那一片都是出租房,估计居委会没人管,我想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能不让他再偷看,报警后,他会得到什么惩罚?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郭星华认为:“重视个人隐私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但是随着通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保护个人隐私的难度也随之加大。虽然网络扩大了人们的交际范围,但是人与人的交往也趋于表层化。这种无形之中产生的距离使某些人的偷窥欲得到刺激,无限膨胀。”郭教授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在司法中加强对损害他人的偷窥行为的处罚。

  但目前,我国的法律还没有对隐私权作明确的规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姚欢庆副教授认为,在个人数据资料保护方面立法很有必要。姚欢庆说:“我国应在法律中明确个人数据作为隐私的一部分,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进行刺探、搜集、利用等行为。”据姚欢庆教授介绍,美国的法律中规定只要本人没有明确反对,个人数据就可以公开使用;而欧盟法律中规定只要本人没有明确同意,个人数据就不可以公开使用。受我国法律体系和民法传统的影响,国内的司法实践始终采用欧盟法律的判断标准,因此相关立法也应该与之相符。

  对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灰色地带”,姚教授进一步指出:“任何概念都有不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法律只能规范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比如,有些数据不被看作隐私,但是公开之后对个人有一定负面影响,这种行为只能从道德上谴责。”姚教授说:“毕竟,法律是让人不做坏人,道德才能让人成为一个好人。”

  那么,如果自己的隐私权通过虚拟空间受到侵害,受害人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据姚欢庆副教授介绍,隐私权在性质上属于人格权,一般很难证明侵犯隐私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过可以就精神损害进行索赔。只要受害人掌握充足的证据,完全可以将侵犯人及公布隐私内容的网络公司告上法庭,用法律讨回公道。
  就你说的这事,还还没有法律的条文,只是道德的,因为对方是在自己家里,看哪都不违法,如果特意爬到你们那里偷看就违法了。就是派出所也没有办法,只能让你们把窗连挡上而已。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对侵犯人身权利六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