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气短出自哪个典故,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2:57:17

英雄气短
开放分类: 成语、文学

【词目】 英雄气短
【发音】 yīng xióng qì duǎn
【释义】 指有才能的人因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示例】 倘若有冒功等事,岂不使~,谁肯替国家出力!(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三回)

宋人苏丕,有高行,少应礼部试不中,拂衣去,曰:“此中最 易短英雄之气”。后以“英雄气短”谓才识之士因遭遇困厄或迷恋于爱情而意志消沉。

宋代苏轼年少时应试礼部不中,因说:此中最易短英雄之气。拂袖而去。见《尚友录·卷三》。
后以英雄气短指有才志的人因遭受挫折或沉溺於儿女私情而丧失进取心。
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十五出:
伤秋赋寂寥,多病成迤逗。吹笛谁家,惹得双眉斗,英雄气短偏憔瘦。

其实楼上说的都是很书面,正式的,通常都是写作文,直接引用俗语"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时候,才能说是这个意思.
单论"英雄气短"这一句,就很少这样用了,尤其是在口语里.
"英雄气短"确实出自上面苏丕的典故,说宋朝一个叫苏丕(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是苏轼,但后来苏轼当的官挺大的,所以应该是谬传了)的人很有才,但是应考不中,于是拂袖而去,愤愤说了句"此中最易短英雄之气",表达了个英雄气短的意思.这段出自<<尚友录˙卷三>>.
就像典故里那样,我们现在说英雄气短吧,大多都是说有才华或有能力,但无法施展.像萧峰啊,辛弃疾啊,陆游啊,你都可以说他们属于英雄气短的那一类.

【词目】 英雄气短
【发音】 yīng xióng qì duǎn
【释义】 指有才能的人因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示例】 倘若有冒功等事,岂不使~,谁肯替国家出力!(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三回)

宋人苏丕,有高行,少应礼部试不中,拂衣去,曰:“此中最 易短英雄之气”。后以“英雄气短”谓才识之士因遭遇困厄或迷恋于爱情而意志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