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人性可塑”的管理价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6 23:49:49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课堂思考问题。

人性可塑论

儒家在人性沦上的最大特点,就是认为管理不仅是对于人性的适应过程,而且是对人性的塑造过程。这就是人性可塑论。

孔子首先提出人性可塑的主张,他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人所禀受的天性,本来是差不多的,但一经后天的习染,人与人之间便渐渐拉开了距离,不再相近了。就人性可以塑造这一点来说,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基本上是相通的。例如,在孟子看来,塑造人性,导人为善.关键在于“存其心,养其性”。他从树木说到人性:“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若得到滋养,没有任何东西不能生长;若失掉滋养,没有任何东西不会消亡。荀子则认为,一定的行为举止和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们的本性;专心致志的培养教育,可以形成人们的积习,而使人和天地的作用相配合。告子提出“性无善无不善”,其目的也在于说明人性是可以塑造的。儒家的人性可塑理论,对于现代柔性管理中发挥教育的功能、发挥人的心灵的优势,以及“存心养性”、“以善养善”和树立管理者的良好形象,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总结起来说,中国传统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基础有这么一些:

第一,行中和,求和平。

儒家看来“和”是管理活动的最佳境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荀子也指出“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荀子·王霸》)孔子的学生有若则认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⑥此后,“和为贵”就成为著名的儒家格言。中庸之道,和为贵是中国、日本等东方人普遍看重的。尤其是中国人,他们认为过与不及都不利于个人的稳定与发展。中庸之道提倡执中、合适、重视和亲一致,东方人喜欢过稳定的、平安的日子。认为稳定了之后才能有所发展。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如此现象:在东方社会里,那些本身极有才华,工作努力勤奋的人之中,有些并不喜欢抛头露面。他们害怕自己被作为先进典范之后会与其他人出现距离,失去平衡协调的关系。子曰:“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⑦说的是如果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睦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便不会倾危。这句话中的“均无贫”带有平均主义的倾向,俗称大锅饭。我国从前的管理很可以由此找到渊源的。

第二,倡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