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韦明铧的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7:12:04
急,急,急。。。。
是哪个时代的

韦明铧,男,江苏扬州人,1949年6月出生,先后毕业于南京长江航运学校港口机械专业和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69年分配至南京港务局工作,开始业余文艺创作,在《青春》、《随笔》等刊物上发表散文和评论。1981年调至扬州市文化局创作组,从事扬州戏曲研究。其间出版了《扬州清曲》、《扬州曲艺史话》,并对扬州弹词《珍珠塔》进行了整理出版,《扬州曲艺史话》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证书。1985年调至扬州市文化艺术学校,任教研室主任、教务主任,从事文艺教学和研究。其间,出版《扬州文化谈片》,在读书界影响较大;出版《扬州曲艺论文集》,列入“江苏优秀曲艺作品丛书”,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发表《<三十六声粉铎图>及其作者》,获得省华东田汉戏剧理论二等奖;又出版科学文化史读物《UFO与古代中国》和《走进飞碟》,在读者中获得好评,《走进飞碟》再版。1995年调至扬州市文化艺术研究室,专事扬州文化研究。在此期间,自觉运用唯物辨证法对扬州文化作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与剖析,首先对某些重要历史文化现象作了专题探索,出版了《扬州瘦马》、《两淮盐商》、《维扬优伶》等书。接着对扬州八怪进行研究,出版了《风尘未归客》,列入“扬州八怪传记丛书”获得华东图书二等奖。同时,出版了《二十四桥明月夜》、《扬州掌故》、《风流扬州》、《醒堂书品》、《马戏丛谈》、《自控型密探》、《绿杨梦访》、《瘦西湖》、《个园》等书,其中《扬州掌故》获得国家图书奖。2001年9月15日,由韦明铧作为课题负责人的江苏省社科规划基金课题《淮扬文化通论》,经学科专家组评审和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立项为重点项目。

  由于韦明铧在文化研究方面的取得的实绩与影响,日本、丹麦、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学者同他进行了多次学术交流。韦明铧应邀参加了中韩文化交流研讨会、海峡两岸扬州学派研讨会、扬州八怪艺术国际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发表论文,阐述观点。日本学者波多野太郎、丹麦学者易德波、澳大利亚学者安东尼亚等在各自的著作中吸收了韦明铧的学术见解。安东尼亚博士将韦明铧的论文《扬州瘦马考论》翻译成英文,发表于澳大利亚《东亚研究》学术杂志。

  韦明铧现为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商业经济史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扬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