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翻译事业有多少年的历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5:26:37
如题
是考试题,但不清楚这里的翻译是指何领域.请给予答案 谢谢

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早在西汉哀帝时代,有个名叫伊存的人到中国口传一些简短的佛经经句,但还谈不上佛经的翻译。佛经的翻译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四八年)开始的,译者是安世高。安世高是波斯人,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

  四夷馆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为培养翻译人员而设立的专门机构。主要负责翻译朝贡国家往来文书,并教习周边民族、国家的语言文字。四夷馆在永乐五年(1407)初设时,分为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等八馆,后正德六年(1511)增设八百馆;万历七年(1579)增设暹罗馆,计为十馆。
  《华夷译语》是四夷馆十馆为教习诸番语言文字而编撰的,诸番语言和汉语对译教科书。

  以上是正规的翻译机构,也是有文字可寻的所谓“正史”。但是翻译,早在秦以前就已经开始出现了。虽然我没有找到翻译机构存在的证据,但是中原文字是由秦始皇统一为小篆的,不难想象在此之前诸国应该是各用己文。在这种情况下有翻译机构很正常才对。

  中国最早的佛经翻译基地是草堂寺 。草堂寺位于西安市户县,是后秦时从西域来中原的高僧鸠摩罗什译经之地,在当时后秦皇帝姚苌所建的皇家园林逍遥园内。寺建于弘始三年(公元401年),据传当时鸠摩罗什所居译经之屋为一以草苫顶之草堂,故名草堂寺。

  瞎写了很多,希望能用得上

从有语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