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考注会,不知怎样安排,请高人指点啊!谢谢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23:11:01
先介绍一下我的情况,请高人根据我的自身情况,帮我安排下考试:
我上的是中专,然后考的成人教育的本科(脱产),
今年8月实习,明年年初拿毕业证,
06年11月考出来会计上岗证了,
为了找工作的需要,我今年考初级职称,应该问题不大的。

我想请问高人,应该用几年的时间过注会比较合理,比较适合我
每年的考试科目应该怎样安排?

另外,我是否还有必要在2010年报名会计中级职称?
如果两者结合的话我应该怎么安排呢?

可能问的麻烦了些,不过谢谢了!!!

我正在考呢,说实话,挺难的。根据你自己的学习领悟能力。如果能力强的话,直接考没问题,如果一般的话,还是先打好基础,再考吧。
另,比较稳妥的学习方法是5门3年。
如果,你学的会计专业。
第一年:会计+审计
第二年:财管+税法
第三年:经济法
非会计专业:第一年会计/会计+财管 。。。
总之尽量先过会计,因为它最难,有句话不是说过了会计等于过了一半吗。

2008年CPA 考试,关于报考科目搭配的难易程度
本文来自:中国会计社区★bbs.canet.com.cn.cn★ 转帖请注明出处! 作者:苍天 您是第1539个浏览者
--------------------------------------------------------------------------------

◆考生可考虑科目之间的联系选择科目组合
组合:会计和审计。难度:五星 联系度:五星 时间花费:五星
一般来说审计和会计的联系比较大,比如审计中十三章到十七章属于审计理论和实务结合的部分,这部分中涉及了很多的会计知识,这些知识都是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另外审计中的调整报表的分录实际上就是在会计分录基础上,把涉及到的调整科目换成了最终的报表项目,虽然表面上看会计分录和审计调整分录差异很大,其实两者的渊源是一样的;另外就是审计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考虑,涉及到了企业内部信息流转,这个流程本身也是需要会计知识做基础的。因此不管是基本的审计理论还是审计实务都是和会计知识紧密相关的,会计和审计虽然都是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但是在一起学习可以相互促进,花费的时间要少于单独学习两门的时间。
组合:会计和税法 难度:三星 联系度:四星 时间花费:四星
会计和税法的结合还是比较紧密的,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会计中的所得税章节,这个自然不用多说。还有就是所得税的问题是贯穿会计全书萼一根主线,不管是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还是收入确认一章,还是长期股权投资,还是日后调整事项、还是或有事项等章节,递延所得税的考察一直是个重点,也是贯穿起来的一个主线,所以对于税法知识是否了解将直接影响递延所得税的分录处理。所以学习会计是不能不知道税法知识的,因为在会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