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的乳牙蛀了必须要等到疼了之后才能补并要抽牙神经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2:43:10
我女儿7岁了,但是还没有换过牙。大概在半年多前孩子的平牙上有一个小黑洞,随后颜色慢慢的变浅到没有颜色但是洞却大了不少。现在每次吃东西总有东西塞进去,每天都要帮她清理。所以带他到医生那里看看是否可以补。可是医生却说牙齿不疼就不要补,补了反而要疼的。等到了疼了再来抽牙神经。为什么一定要等到问题大了才做呢?不是在没有疼之前先要补救的吗?前几天孩子晚上睡觉时说牙齿疼了,但是不是疼的很厉害,只有一点点。后来带她到医生那里去看了,医生说要抽牙神经之后再补。我的天啊,太恐怖了,怎么小的孩子就要遭受这样的痛苦,真是不忍心啊。我搞不懂为什么在没有发炎没有疼之前先补呢?要是真的抽掉牙神经了会影响孩子将来的要长出来的新牙齿吗?

蛀牙“龋病”,其主要形成原因是牙齿菌斑,牙菌斑是牙齿表面的一层几乎无色的薄膜,含有造成蛀牙“龋病”的细菌。每次进食后,牙菌斑中的这些细菌会和食物中的糖份或淀粉发生化学作用,产生腐蚀性牙齿的酸性物质。久而久之,牙齿的珐琅质硬会破坏,形成较脆弱的小蛀斑,若继续恶化则会形成牙洞,既蛀牙“龋病”。所以,蛀牙是从小蛀斑发展而来的,也是有蛀虫或者其它什么虫子和细菌,而是牙齿被逐渐腐蚀的结果。蛀牙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的坏死和脱落。蛀牙刚开始,患初期蛀牙的部位发生在牙齿的珐琅质,不会有痛的感觉,而且,牙齿表面通常是完整的,肉眼看不见有蛀洞,牙齿邻面这部份的蛀牙就更难察觉。蛀牙蔓延至牙髓,牙齿出现明显蛀洞,产生剧痛,牙髓有机会受细菌感染而坏死,细菌甚至会从牙髓经牙根部份扩散至附近的牙周组织,引致发炎或脓肿。

蛀牙“龋病”,也就是牙齿出现腐烂现象,蛀牙在很大程度上受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导致牙齿蛀牙的发生,蛀牙在儿童中更为普遍,但成年人也会患蛀牙。目前临床应用的有西药的中成药。西药有解热镇痛药及抗厌氧菌类药物,虽可短暂止痛,但不能根治,过多服用,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各式各样的中成药应运而生。龋病由于其病程进展缓慢,在一般的情况下不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不受人们的重视。实际上龋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极大,特别是病变向牙体深部发展后而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以致严重影响儿童齿系统的生长和发育,便健康素质下降。

牙周炎、蛀牙“龋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世界很多国家都很重视口腔及牙齿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世界卫生组织把龋病列为全球性三个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口腔和牙齿疾病很普遍,尤其是龋病、牙周炎、牙龈炎等,错颌畸形是多发性常见病,口腔和牙齿的健康,不仅影响人的发音、语言、咀嚼、消化,还影响人的面容,仪表,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在八十年全国城市儿童普查时,龋齿的发病率大于95%,既每十名儿童中有8名患有龋齿,每个儿童平均有4-5棵牙被蛀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牙病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如果从儿童时期甚至婴幼儿时期就注意到防治,那么,牙病的发病率就会大大的降低。

龋病因口腔不清洁,食物渣滓发酵产生酸类,侵蚀牙齿的釉质而形成空洞所致。中华医药博大精深,根据中医理论,药物能则,“痛则不通,通则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