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5:28:16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货币政策案例: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抑制通货膨胀 2010年一月份提高准备金率,这是自2008年6月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间隔一年多之后的首次准备金利率的上调。我们认为三大原因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首先,经济已无后顾之忧。公布的我国2009年12月出口增长17.7%,远超预期,这也是14个月以来的首次增长,这提供了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证据。其次,通胀压力已经明显。根据申银万国最新的报告显示,预测09年12月通胀率在2%,今年全年通胀率为3.2%,通胀压力上升。最后,央票利率上升的调控作用及其规模,不足以达到政府控制风险的目的。
  从此,开始了中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到2011年6月接连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收紧流动性,以抑制通货膨胀。

运用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可以整齐划一,防止币制混乱;中央银行可以掌握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贷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贷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银行信贷,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证券交易信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