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宇宙速度7.9km/s是最小的发射速度吗?若是,那发射后的运行速度将小于7.9km/s,还能绕地球运动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5:57:21
第一,二,三宇宙速度,发射速度.运行速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第一宇宙速度(V1) 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两个别称: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航天器最大运行速度。在一些问题中说,当某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则说明该航天器是沿着地球表面运行的。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V1=7.9公里/秒。航天器在距离地面表面数百公里以上的高空运行,地面对航天器引力比在地面时要小,故其速度也略小于V1。

第一宇宙速度(又称环绕速度):是指物体紧贴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的速度(也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发射后的运行速度小于7.9km/s,不能绕地球运动)。大小为7.9km/s ——计算方法是V‘=gR (g是重力加速度,R是星球半径)

第二宇宙速度(又称脱离速度):是指物体完全摆脱地球引力束缚,飞离地球的所需要的最小初始速度。大小为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又称逃逸速度):是指在地球上发射的物体摆脱太阳引力束缚,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其大小为16.7km/s。

环绕速度和逃逸速度也可应用于其他天体。例如计算火星的环绕速度和逃逸速度,只需要把公式中的M,R,g换成火星的质量、半径、表面重力加速度即可。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发射速度,是最大环绕速度。若发射后的运行速度将小于7.9km/s,能继续绕地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