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是怎样评价公孙龙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0:48:20
包括孔子、有史以来的人啊!哥哥姐姐们帮帮我!

公孙龙(评价) 转贴
公孙龙,姓公孙,名龙,传说字子秉。六国时赵人,约生活于公前320年至公元前250年之间。公孙龙为名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以“白马非马”、“坚白石”等闻名一时。
名家出现于战国中期以后,名家的人以“辨者”而闻名,他们以思考逻辑方法和探寻思维方式见长,代表人物有惠施、公孙龙。冯友兰在他的《中国哲学史》中将名家分为“合同异”与“离坚白”两派,前者的代表人物惠施(约公元前370至公元前318年),为战国时期宋国人,曾为魏惠王相。主张诸侯停止战争,各国平等相处。但其著作失传。
“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为公孙龙,龙壮年到魏国,见中山公子牟。中山公子“不恤国事,而悦赵人公孙龙”(《列子?仲尼篇》)。后被乐正子舆等人所笑,乐正子舆等人认为公孙龙“行无师,学无友;佞给而不中,漫衍而无家。好怪而妄言,欲惑人之心,屈人之口”(《列子•仲尼篇》)。而公子牟“不以为尤,其说乃大行矣”(谢希深《公孙龙子注》序)。
《庄子逸文》载,梁君出去打猎,看到一群白雁,准备射猎之,却被行人所阻。梁君大怒,欲射行人。为其驾车的公孙龙乃劝阻了他,并以昔日宋景公不愿以人为祠而感动上天最终为民祈得大雨之事进谏梁君。指出“君以白雁故而欲射杀人,主君譬人无异于豺狼也”。梁君听其荐,乃与龙上车归,曰“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后又传公孙龙骑马过关,关吏说马不准过,公孙龙乃以白马非马之辨令关吏折服,而得以骑马过关。《公孙龙子考》序认为公孙龙遂因此得大名,蜚声天下。
公孙龙的著作有《公孙龙子》,《汉书•艺文志》认为此书原为十四篇,今存六篇,即《迹府》、《白马论》、《坚白论》、《通变论》、《名实论》、《指物论》。“名家”是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提倡
“循名责实”学说的流派,他们提倡的“正名实”,是要“正彼此之是非,使名实相符”。在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纷乱里,提出这样的主张非常普通,象儒家有“必也正名乎”,法家有“综核名实”,墨家有“以名举实”,都与之类似。那“名家”又何以为“名家”呢?“名家”与各家不同之处,正是在于“正名实”的方法。他们主要是以逻辑原理来分析事物,辩论的内容,又多半集中于与政治实务无关的哲学问题,由是而有“名家”之名出现。
“白马非马”正是公孙龙最为著名的命题。据说,他有一次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