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求助!比较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式与托达罗模式的异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01:20:41
明天就要考试了,望各位高手尽快回复!!500字左右的问答题,感激不尽!!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的“两元经济模型”,并认为在自给农业部门中,普遍存在着劳动过剩;而资本主义部门在自身利润增大的情况下,仍可保持不变的工资率(当然要比农业工资高),同时用于投资的利润会越来越多,吸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会越来越多,一直到剩余劳动力吸收完毕为止。

美国经济学家费景汉和拉尼斯对刘易斯的理论作了修正,强调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中要性。他们指出,只有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才有可能有一部分剩余农产品提供给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消费。后来,刘易斯本人也改变了将农业作为一个消极发展部门的观点,其修正后的两元经济结构理论又被称为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

虽然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能够部分地揭示劳动力转移的一些规律,但并末能解释为何农民向城市的流动会不顾城市事实上存在的失业而不断进行。托达罗模型在一定程度回答了这个问题。托达罗认为,农民向城市迁移是按城市与乡村顶期收入而不是实际收入的差别进行的。“预期收入是按农村和城市工作之间的实际收入差别和一个新移民得到城市工作的可能性来衡量的”。这也就意味着,并不像刘易斯模型所提示的那样,只要城市工资高于农村工资以及流动付出的成木之和,流动就会无体止地进行。实际上农民也要考虑城市就业的概率,通过对两者的综合考虑做出决定。这样,托达罗模型就使刘易斯模型史改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