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九鼎”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8/22 22:53:02
A.《春秋》 B.《战国策》 C.《左传》 D.《史记》

D.《史记》

  出处
  [编辑本段]
  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典故
  [编辑本段]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一言九鼎”和“毛遂自荐”出自同一个典故。平原君夸奖毛遂“一言九鼎”的本意是烘托出他的口才好,演变到现在就成了信守诺言了!

  释义
  [编辑本段]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形容人说话信誉极高,一言半语就起决定作用。

据《史记·卷七十六》记载,战国时,秦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著名贤公子平原君在门下食客中挑选了二十人,一起前往楚国约纵救赵。毛遂自荐,加入了这一行列。到楚国后,平原君对楚王反复申说南北诸侯联合抗秦的重要,吾明利害,希望楚能出兵救赵。从早上日出时开始,一直谈到中午时分,楚王仍未作出决定。毛遂见此情形,挺身而出,按剑踏上台阶,故意对平原君说道:“合纵利害如此明显,两句话就该做出决断,怎么拖到日中还没有结果?”当楚王得知毛遂乃是平原君的一个门客时,大声呵斥让他退下。毛遂按剑走到楚王面前,满不在乎地说道:“楚王您之所以敢呵斥我毛遂,不过是因为楚国人多势众,可眼下十步之内,您可没法指望这个,您的生命就悬在我毛遂手中。我主君就在面前,您还呵斥什么?”接着,毛遂又用言辞来激楚王道:“当今楚国方圆五千里,战斗之士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