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科学价值中立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7:38:02
什么是科学价值中立说

科学是一种方法论。它可以产生价值,但价值永远没有立场,而是看被谁掌握并使用而已。因此,说“科学的价值永远是中立的”其实就是证实了科学的属性而已!

对许多人而言,科学所探讨的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关心的只是事实,与感情无关,无善恶之分,是和价值无涉的。如果一定要以“好”、“坏”两字来评价科学,那么科学是绝对好的。因为我们当前生活中的种种方便,不管是电话还是网络还是空调,等等这一切都是拜科学之所赐。而那一个个眺望星空或埋头实验室,给我们带来科学知识的奇怪、超常的人则是人类的恩人。就算有一些坏事与科学扯得上关系,譬如我国曾在科学家论证粮食可亩产万斤后饿死了极多的人,那也不能怪罪到科学的头上,所有这一切都只是出于坏人的行为,或者科学被坏人所利用,科学只追求真理,只探究自然的奥秘,它本身是不可能有任何错的,因而是不可能负任何责任的。在一定意义上,科学和技术一样,只是人们的工具。同一个工具,譬如说炸药,诺贝尔可以用于开矿,恐怖分子可用于劫持飞机,但工具本身绝对不是坏的。
基于这样一种理解,一些科学主义者非常厌恶对科学的微词,尤其是那些不专业研究某门具体的自然科学、但以科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者所发出的。他们以科学的化身自居,认为人文学者根本就不配谈科学,对于那些居然胆敢反思科学的言论,他们一律冠以“信口开河”、“胡说”、“伪科学”、“反科学”、“反理性”、“科学的敌人”,甚至“反人类”的帽子。
但上述对科学的看法并不准确,它过于扁平化、理想化。
科学并没有普通大众所想象的那么圣洁。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科学家所做的事。科学家是什么人?他们和普通大众既不同又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有研究兴趣,是科学技术沿着自身的内在逻辑发展、增殖的一个环节;相同之处在于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私心杂念,也有高级和低下之分,也得为稻粮谋,也得为名忙、为利跑。也就是说,他们既是追求纯粹真理的人,又是受雇佣的人(雇主包括国家、军事机构、企业、其他机构等)。在科学没有找到多少实际用途,做科学研究还基本只是一种副业的时代,科学家中更多的是理想主义者、真理的追求者;在科学成为社会建制,一项研究需要众多人协作才能完成的现代,科学家中更多的是现实主义者、衣食名利的追求者。
既然是受雇拥,既然要从雇主那儿领取经费,科学家所做的事就必然会反映雇主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