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新课程标准培训的作业(教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7:52:23
谢谢各位 下面的题答下
思考讨论

1 、 认真研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说明“标准”和大纲的主要变化。

2、《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哪些课程基本理念,它对我们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有什么启发?

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哪些课程目标,它对我们思考和把握新课程的教学有什么启发?

4 、以必修第一模块为例,自己分析一下与过去大纲的目标和要求的异同,做一个模块的教学设计。

5 、 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对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影响,它对我们的教学有什么启发?

6 .浏览一个或几个本专题提供的阅读材料,就相关话题发表您的分析和点评。

1、
第一,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第二,把过程当目标特别强带双基进入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第三,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强调演绎思维,而且强调创新思维,强调数学建模和数学探究,把三大能力变成五大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2、
根据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的精神,研制新的高中数学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对高中数学课程以明确的定位,并前瞻性地规划未来高中数学课程的发展图景.在 《 标准 》 中,列举了高中数学课程的 10 项基本的理念,作为数学课程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三维目标有各自的独立内涵,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在以前的 《 大纲 》 中,虽然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了“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但是,这次课程改革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提出来,这样,“过程与方法”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必须实现的基本目标,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实际上,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优秀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特别关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包括知识的来龙去脉,结论的背景、产生过程和意义,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等等。“过程与方法”是课程的目标,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是学需要我们认真探索的间题。我们不仅需要总结优秀教师在这方面的经验,还需要探索一些新的课题,例如,如何理解过程性目标的问题,如何实现过程性目标的间题,如何评价过程性目标的问题,如何把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有机结合的问题,如何把过程性目标与.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有机结合的间题.这些问题是极具挑战性的.

3、
单元学习目标
1 .正确把握高中数学课程的定位
2 .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3 .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三维目标

其实答案就在课堂教材中,只是不让复制粘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