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共振?为什么会出现此类情况?原理又是什么?(希望有图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9:19:49
大多的资料都没有共振产生的原因,我很想知道它其中的原理,谢谢!

一般来说,物体在振动时,有它自己一定的频率,如敲击音叉,他只会发出同一种音调(音调由频率决定)的声音。 如果给物体施加力,这个力每隔一段时间变一次方向(这种里通常有另一个正在振动的物体产生)。这个力方向改变的频率与物体的频率如果相同就可以恰好使物体在每次震动时加速,从而振幅越来越大,如果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不同,则会使物体有时加速有时减速,从而不会获得较大振幅,无哦们平时所说的共振就是当频率较接近时,原先不动的物体因气体固体液体等介质传递力而发生振动。
你应该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吧,就是用绳吊着一个东西,用手轻轻摆动绳,使物体的振幅越来越大,这时你手晃动的频率基本与物体一致,因此振幅越来越大,而如果手晃得过快或过慢,物体的振幅就不会那么大,这就是共振。

共振(resonance)
共振是指一个物理系统在其自然的振动频率(所谓的共振频率)下趋于从周围环境吸收更多能量的趋势。自然中有许多地方有共振的现象。人类也在其技术中利用或者试图避免共振现象。一些共振的例子比如有:乐器的音响共振、太阳系一些类木行星的卫星之间的轨道共振、动物耳中 基底膜的共振,电路的共振等等。
一般来说一个系统(不管是力学的、声响的还是电子的)有多个共振频率,在这些频率上振动比较容易,在其它频率上振动比较困难。假如引起振动的频率比较复杂的话(比如是一个冲击或者是一个宽频振动)一个系统一般会“挑出”其

原理看这里http://baike.baidu.com/view/74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