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不能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4:31:39
(高一化学)道尔顿的原子论说“化学元素均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构成,这种微粒称为原子”那就是说原子不能再分? 那为什么“电子的发现和元素的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是可再分的微粒”?
放射性产生的辐射 α辐射和β辐射是什么意思?
α粒子是什么?什么叫氦原子失去电子后的正离子?
氦原子失去电子后为什么不是不显电性?而会变成2+的正离子?

我刚预习高一化学...拜托讲的易懂些。多谢~!

原子当然是能分的,而且可以继续一级级分下去,但是对于高中里的化学来说,你就当他是不能分的就对了,至于α、β这些你会在高中物理里学到的别急,原子内含有质子和电子,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原本两者的数量相等,正负抵消,但是你现在说氦原子失去了电子,那么这个原子就带有了正电,所有带正电的原子叫作正离子
http://baike.baidu.com/view/63017.html?wtp=tt 离子
http://baike.baidu.com/view/25625.htm α粒子
因为氦原子本来是不带电性的,正如我上面所说,不带电的原因是原子里的正电和负电刚好抵消,而如今氦原子失去了所有的电子,那么就带有正电,而氦原子中有2个电子(上化学课时会学到的),所以现在就变成了带有2个正电的正离子了

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道尔顿那时候确实认为原子不能再分,但是后来经研究发现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带正电荷)和中子(不带电)。
α粒子就是氦原子失去电子后的正离子,也就是氦原子的质子

在化学上原子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但在原子物理学上可分。在不同的学科研究的范畴不同,因为化学研究的范畴只到原子(原子是化学反应的最小单位),而原子物理学的最小单位是质子与中子这类粒子。
α辐射是氦核的流,β辐射是电子流,α粒子就是氦核,氦原子失去电子后的正离子就是α粒子。(真绕啊)

19世纪接近尾声的时候,玛丽·居里打开了原子的大门,证明原子不是物质的最小粒子。很快科学家就发现了两种亚原子粒子:电子和质子。1932年,詹姆斯·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这次科学家们又认为发现了最小粒子。

20世纪30年代中期发明了粒子加速器,科学家们能够把中子打碎成质子,把质子打碎成为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