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总在提倡诚信,为什么不弄一套法律来规定一下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6:30:18
买东西总买到质量不好的,闹心啊,出套法律会不会好点呢?
厂商们就不能用心做点好的吗?

其实,在当今中国,已经不再是法制而是需要法治。也就是说中国的法律体系已经日趋健全,关键问题是有法不依,这是法治进程中最为艰难的。
正如举的例子,诚信问题,国家作为一个重大社会话题来考量,可是现实呢,究竟还是没有多大作用,像风一样刮过就算。
产品有《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些法律虽然还不够充分完善,但是就现在的发展而言,已经是绰绰有余了,问题的症结在于执法部门有法不依,管理部门推三阻四。其实,政府部门考虑的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如果武断地结束一个企业会对经济造成影响,岂不知反倒害了企业,更害了消费者和社会。只要像西方国家一样,不讲诚信、违约、产品质量问题、假冒伪劣,判罚巨额财产,并且坚决执行。否则法律就是摆设,需要的时候拿来作个依据,不需要的时候弃之不用。

诚信是一种信念,需要行动体现出来。法律针对的是行为后果,它实在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我们的法律已规定了很多关于“要诚信”的条款,但事实证明它无所作为就是明证!

法律并不是万能的,有些社会关系是法律无法调整的,诚信是一种道德标准,很能明确的用立法的方式来解决,只能靠道德标准来调节,但是诚信原则是民法的一个基本原则,讲究在民事法律关系遵守诚信原则.但是也只能要求到这一步,再要具体规定就不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