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文学和光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2 06:58:14
问个问题:
1.什么是反物质?
2.为什么宇宙中含有的主要元素是氢和氦?
3.为什么宇宙大爆炸时,产生少量的锂?
4.爱因斯坦赞成光是由波组成的,那么他对于托马斯-杨的矩形光裂实验的解释是什么???

1、正常的物质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而在反物质中,(反)质子带负电,(正*)电子带正电,(反)中子不带电,但自旋方向相反。由它们组成的物质就叫反物质。反物质一旦和正物质相遇,就会全部转化为能量。这是比裂变和聚变能量要大的多的核反应,叫湮灭反应;

*电子对应的反物质通常按照其电荷称为“正电子”

2、因为氢和氦的原子结构最简单,最容易生成。宇宙中氢的丰度接近76%,氦大约有23%。

3、锂的原子序数只有3,很容易在宇宙初期的环境下合成。大爆炸最初的3分钟合成了几乎所有的元素,但重元素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现在地球上硼以后的元素几乎都是超新星爆炸产生的。

4、这个你说错了,爱因斯坦是赞成光的粒子性的,尽管他并不反对波-粒二象性,但他的光量子理论是研究光的粒子性。

托马斯·杨在17世纪90年代进行了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爱因斯坦又用光电实验复苏了光的粒子性。关于这点爱因斯坦本人并未发表什么言,当然,爱因斯坦本人对光量子的态度是非常谨慎的,直到1923年康普顿实验后,光的粒子性才真正有实力同波动性一决高下。

但是所有的实验相互矛盾。光电效应和康普顿实验证明光具有粒子性,而双缝干涉和泊松亮斑却证明光具有波动性。直到1927年贵族出身的德布罗意证明了他的“相波”,后经波尔和波恩等人整理成波-粒二象性的理论方才告终,光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

1、正常的物质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它们都有固定的自旋方向。反物质由反质子、反中子、反电子等基本粒子组成。它们和正物质带电的电性刚好相反,自旋方向也相反。由它们组成的物质就叫反物质。反物质一旦和正物质相遇,就会全部转化为能量。这是比裂变和聚变能量要大的多的核反应,叫湮灭反应;
2、因为氢和氦的原子结构最简单,最容易生成;
3、锂的原子序数只有3,很容易在宇宙初期的环境下合成;
4、这个就帮不了楼主了。

量子海洋说的最好。不过说错了一点。

锂的原子序数确实只有3,但是它不可能通过正常的核反应生成,因为它的原子核在恒星内部的高温高压物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