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附近的社区图书馆,周末安静的去处,但为什么不让带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进去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5:20:55
我住上海古美街道,办公室离家远,家里人多,周末有事的话,在家做很不方便。正好家附近有个古美中心社区活动中心(古美路和平阳路路口处),里面有阅览室,人虽多但比较安静,适合看书学习。我就带着电脑去那,结果被告知:在阅览室里只能看阅览室的书,要用电脑也只能用阅览室的电脑(阅览室电脑以前是免费用的,后为了防小孩无限上网影响学习,现在交100元押金就可免费用电脑。) 我说我不上网,要不我办张押金卡,用我自己电脑,我想我的笔记本电脑比台式电脑省电,应该允许用。他们说我用公家的电,我说要不我交钱,结果还是不行,他们说这里空调、风扇开着,这样会有很多人带电脑进来(作为公共阅览场所,没人来就没存在的价值了吧?)。然后,他们又向我说了他们很多的不允许:不许学生在里面做作业、不许带吃的、不许在里面睡觉,否则他们都会赶出去等等。但是看贴出来的“读者须知”中根本没这些条款。
我想上海有很多这样的社区活动中心,暑期或周末象我这样想找个安静地方学习、工作的大人、小孩应该很多。我认为他们这样的规定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大学的图书馆我去的最多,从没见大学的图书馆不许学生带自己的书进去的(如果社区中心的防盗设施不齐全,防止丢书,不让带外面的书也能理解);也没听说不许学生在图书馆做作业;食物和水也是允许带的(当然,前提是不能留垃圾);看书看累了、睡一会,更没人要赶你走了。据我所知:上海市图书馆也不禁止上述行为的。我是纳税人、是社区居民,社区服务中心是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办的吧?在我没有干扰、危害他人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允许我在里面看我自己电脑里的书、利用那里的场所?
最终他们的解释:这是上面的规定,你去投诉吧!不知道这社区是为“上面”服务的,还是为“下面”百姓服务的?也不晓得制定规定的人上过大学没?抑或上大学时呆过图书馆没?能制定这样的规章制度,真让人汗颜
交谈中,他们多次说:“我看你也像有知识的人”。我就纳闷:我没影响、没危害他人,只是带个电脑进去看书做事,难道做了很没素质的事,让人如此数落?郁闷!

我们准啊

北京香山附近的图书馆,天子脚下,怎么着啊!
不让吃东西,雪糕都不行,不过工作人员在里面吃饭就可以。
明明写着不可以喧哗,工作人员嘻嘻哈哈、打情骂俏、打着电话唠着闲嗑。
空调开到十六度,冻得人鸡皮疙瘩都一直下不来,因为他们工作人员中一位同志火大、热。
明明写着九点到五点半开门,唯有的俩三固定的读者只能容许一天上午俩小时下午俩小时,原因是中午他们内部人员要看书(我估计是科长嫌人多)。

说实话,如果我在图书馆看书,对面有人按鼠标、敲键盘,我会觉得是一种噪音。虽然在噪音环境里读书可以提高自己的抗干扰能力,但是没有噪音的环境显然更有利于读书思考。
图书馆是一个公共场所,在这里的人都应该有相应的公共道德才是。当然,如果图书馆能单独辟出一个区域供自带电脑者使用,那就更好了。
很多图书馆确实是有不少问题的。

不可以拉会影响到他人的.那时一种规定,图书馆无论着么变无论在任何国家,那个大大的静字永远是我们最大的影响不是?
相信你有一定的内涵和修养这种程度的道理应该可以理解并遵守的.
街道图书馆的条件可能差些,上海图书馆这种大型图书馆就会有专门的电脑室.

至于不能带冷饮之类的我想大家就别说了,万一掉上去算谁的,谁来赔偿哪?
的确图书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很多专业性强出版少的书籍往往需要极高的会员才可以借阅或是着么.期望有待解决,但看来需要很久呵呵

其实是为了自己省事,禁止就是最简单而又不费脑筋的办法了,对我们来讲也是最粗暴的办法。
无条件服从理解就是有知识,提出异议就是没知识,什么逻辑?都知道只要静音的笔记本电脑不会发出多大声响,笔记本电脑的键盘敲起来也是没声音的。狭隘罢了,没什么值得理解的。

很多规定都需要改~~
我们学校图书馆当时还真不让带自己的书进去。。
不过后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