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国革命中心转移的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8:26:44

中共中央及其领导的红军从国民政府的统治腹地转移至西北边陲,免除了蒋介石的“心腹”之痛,在地缘上造就了国共合作抗战,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辟党领导的抗战主战场的可能。地缘对政治的影响在近现代中国屡有证明。蒋介石以江南及中原等地起家,1927至1934年,中共所领导的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大多处于其统治腹地。因此,当蒋介石从新军阀混战中抽身时,自是倾力“围剿”,并在外患日深的情况下,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而这个“内”,就是在其统治腹地正有所作为的中共及其领导的红军。试想,如果七七事变前中共及其领导的红军主力还在江南。蒋介石定然会拖延抗日大局,继续其“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这一点,由1936年底至全国抗战爆发时国民政府执行的“北谈南剿”方针,及全国抗战时期的皖南事变,可以清楚地看出蒋介石对江南腹地是何等看重。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把中国革命的中心转移至西北。这里,东渡黄河即是抗日战争的前沿——华北;西进即可通过暂与苏联关系良好的新疆盛世才,同共产国际取得联系;同时,又有黄河为屏障,成抗战时相对安宁的红色大后方。可谓是中共抗战时的极佳地缘之地。于是,当国共合作抗战达成谈判共识,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东渡黄河,迅速展开于华北抗日前线,开创了党领导的抗战主战场之一;中共领导人才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能思考一些大的问题,着力于党的理论的升华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