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对周瑜的形象做了大量的扭曲贬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13 03:32:40
三国演义对周瑜的形象做了大量的扭曲贬低
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初崛起时周瑜随之扫荡江东,并送钱粮物资助孙策成就大事。袁术仰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正式投奔孙策,与孙策一起南征北战,为打江东基业立下汗马功劳,深受孙策信任。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执掌军政大事。曹操消灭袁绍后,威逼孙权送儿子为人质,周瑜志向高远,劝阻孙权送质。赤壁大战之时,力主抗曹,并慧眼预见到曹军的劣势和我军的优势,指挥全军在赤壁、乌林大败曹军,是为三国历史上最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后又成功地攻克了荆州战略要地南郡,曹仁败走。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建议出兵攻取蜀地,消灭张鲁,吞并刘璋,与曹操二分天下,周瑜在江陵进行军事准备时死于巴陵,时年三十六岁。

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地位却比自己高,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艺术处理,不可当真;“三气周瑜”当然就更是毫无历史根据,周瑜最后是病逝于出征途中。

说的没错 ,可是论政治 ,周瑜还是比不过诸葛亮 .

因为在赤壁之后的政策里 ,周瑜是主张吞刘的 ,这就有问题了 ,倒是鲁肃比较有远见 ,不主张吞刘而是保刘以为犄角 .

其实想想也就知道了 ,那个时候灭掉刘备对孙权并没有任何好处 ,首先就算灭了刘备 ,以东吴之远 ,而且不可能像刘备一样得到刘章的信任 ,讨伐益州怕是不容易 ,更不要提汉中了 ,早晚是曹操的囊中之物 ,可是刘备发展下来的话 ,那就是对抗曹操的筹码了 .

论军事 ,个人感觉周优于诸葛 ,因为周是个敢于出奇制胜的人 ,赤壁之战就是例子 .而诸葛则是政治优于将略 ,各有所长罢了 .

论到治军 ,两人平分秋色 .

<三国演义>重在演义,为了突显诸葛亮的盖世才华,才酝酿了周喻这个角色进行衬托,纯属演义!如果你喜欢三国,那么就请看<三国志>!(你应该也是喜欢三国的人,特地来这里为周喻鸣不平啊!)

这是小说的一贯特色,总要有个悲剧人物 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

小说中拥刘,所以为了衬托诸葛亮的高大形象,只能牺牲其它人了.

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是蜀,把刘玄德当作正统,演绎刘关张的兄弟情意,演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里面只要是和蜀有冲突的,当然或多或少的都会加入些个人因素了!

可能作者觉得周瑜太帅,看他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