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如何对长江洪峰起到消减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6 18:38:46

洞庭湖对长江干流洪水的调蓄过程是:长江干流洪峰时,大量洪水通过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等注入洞庭湖,这子啊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洪峰的流量,减轻了干流防汛的压力,洞庭湖作为一个巨大的容器接纳了大量的长江洪水再从城陵矶注入长江,这就起到了蓄洪、削峰和滞峰的作用。
  洞庭湖是燕山运动断陷所形成,第四纪至今,均处于振荡式的负向运动中,形成外围高、中部低平的碟形盆地。盆缘有桃花山、太阳山、太浮山等500米左右的岛状山地突起,环湖丘陵海拔在250米以下,滨湖岗地低于120米者为侵蚀阶地,低于60米者为基座和堆积阶地;中部由湖积、河湖冲积、河口三角洲和外湖组成的堆积平原,大多在25~45米,呈现水网平原景观。洞庭湖分为西、南、东洞庭湖。湖底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微倾。

洞庭湖和长江进入汛期的时间又先后。

所以长江水位高时,江水流向洞庭湖,从而对洪峰起到消减的作用。

湖泊的调蓄作用 湖泊作为天然水库,除了能拦蓄本流域上游来水,减轻下游洪水的压力外,还可分蓄江河洪水,降低于流河段的洪峰流量,滞缓洪峰发生的时间,发挥调蓄作用。
以洞庭湖为例,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它的水源: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已封堵)4口分泄长江水入湖(占入湖总水量37.7%),南、西有湘、资、沅、澧4大水系入汇(占53.9%),湖区四周中小河注入(占8.4%),各方水流入湖停蓄后,在湖区东北角经城陵矶出湖入长江。现有水域2691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0.5米,最大容积200余亿立方米。故接纳4水、吞吐长江的洞庭湖,是调蓄长江中游干、支流洪水的重要的天然水库。洞庭湖的削峰作用从表3-17可见,4水、4口的入湖洪水,经过洞庭湖调蓄,多年(1951—1983)平均削减了洪峰流量的28.4%。1954年最大削峰量可达20653立方米/秒。据统计4口1951—1983年多年平均分流量为1180亿立方米,占入湖总量37.7%,而多年平均汛期(5—10月)分流量为1094亿立方米,故长江分流入湖水量中92.7%是在汛期入湖的。显然洞庭湖已成为长江汛期的天然分洪、滞洪区了。1954年特大洪水时,洞庭湖甚至削减了长江干流约1/2的洪峰流量,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从此3表中也可以看出,近30多年来,洞庭湖的调蓄能力在不断地减弱,这是由于湖区泥沙淤积,湖泊容积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