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春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7 14:26:57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襄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255年。

要是简单地理解成是春夏秋冬的简称,那为什么不叫夏冬?古人,甚至原始部落开始,人类的活动就是春、秋两季,农耕文明的特点就是春种秋收,一切生产庆祝祭祀活动只在春秋两季,夏冬两季人们都不出远门活动的,举个例子就是两国打仗打到冬季就不打了,双方约定俗成,来年开春种完地再过来打,哈哈,不可思议吧!所以孔夫子作史就叫春秋,到了战国时期就不一样了,生产力发达以后,秦国首先打仗不守规矩,冬天开打,这以后就不能叫春秋了。

春秋的名称来源于鲁国编年体史书《春秋》,该书相传是由孔子编订的,记载了公元前722到公元前481年的中国历史,所以就称这一时期为春秋时期。不过春秋时期的上限通常被上推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下限则有公元前481年、前476年、前468、前453年多种观点,这四个年份分别是《春秋》封笔之年、《左传》封笔之年、《史记 六国年表》纪事开始的前一年以及晋阳之战结束之年。以前的教科书大都采用前476年之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采用前453年之说,并正在逐步成为主流观点。

个人理解春属木特性是生长生发,秋属金特性为肃杀 沉降,春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