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双方都没有缺乏g-6pd,BB会不会缺乏g-6pd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4:30:30
缺乏g-6pd,即蚕豆症

蚕豆症:乃是国人最常见的遗传病,遗传方式属于性联隐性遗传因此主要的罹病者为男性;台湾地区估计2~3%的人有蚕豆症体质,且绝大多数都是南方人的后裔,并不是客家人特有的疾病。

  蚕豆症的基因病变是发生在X染色体Xq28位点上的「葡萄糖六磷酸盐去氢脢(G6PD)基因」,导致红血球的G6PD酵素活性不足,因此当患儿接触到奈丸(俗称臭丸、樟脑丸)、紫药水、某些退烧药、消炎药,或吃了蚕豆,便会造成红血球破裂溶血,引起黄疸、贫血、血色尿(大量血红素自尿中排出)等可能危害性命的状况。

  目前可经由新生儿筛检提早查出宝宝是否有G6PD缺乏症。蚕豆症的宝宝在新生儿时期要小心出现过高的黄疸,并且避免接触上述有害物质,如此便可以跟一般人一样健康地生活。

  其它常见的性联隐性遗传病尚有色盲、血友病、第二型粘多醣症及杜欣氏/贝克氏肌原性肌肉萎缩症等。

  抢救及护理措施

  2.1及时输入新鲜血:蚕豆病患儿主要表现是急性血管内溶血,急救的关键是紧急输血,它有利于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提供血小板及凝血因子,防止低血容量休克。25例患儿均有输血,共输血62次,出现溶血危象4例平均输血3.5次。在62次输血中,我们认真执行三查七对,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全组患儿均未发生输血反应。
  2.2输氧:输氧有利于纠正低氧血症,并加速血红蛋白与毒物分离。本组除轻症16例外,其它9例均予输氧。输氧过程应保持呼吸道、氧导管的通畅。
  2.3应用糖皮质激素:其效果是稳定细胞膜,阻止溶血的继续进行。
  2.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对严重贫血、高热、休克和心肾功能不全的患儿应每小时测量T、P、R,观察神志、面色的变化,并做好记录,病情稳定后改为2~4h观察记录1次。准确记录24h尿量,
  如少于300ml提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若有休克、肾衰、高热情况应立即处理。对高热病人要积极采取物理降温,不能滥用退热药物。
  2.5饮食和服药的护理:本组患儿多伴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均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应鼓励患儿进高蛋白、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口服药物主要是铁剂,因铁剂刺激胃肠道,应在饭后服,服铁剂期间禁饮茶,不宜进食大量牛奶,以免影响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