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文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6:09:42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曰之:"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求故事主要意思和语言精妙之处。

徐孺子九岁时,曾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上没有黑的东西,是不是很亮?"徐孺子说:"不对,就好像人的眼中有眼孔,如果没有眼孔,一定看不见." 其实是指没有黑的东西衬托就显示不出月光的亮.

徐孺子九岁时,曾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上没有黑的东西,是不是很亮?"徐孺子说:"不对,就好像人的眼中有眼孔,如果没有眼孔,一定看不见."

其实这没什么高明的地方,精妙更谈不上,从孟子开始就有了这种不合逻辑的类比。

比如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看似很高明,但是根本不能用来解释人性为什么本善,人性根水没有任何关系。孟子下的是断语,而不是证明,所以这句话根本没意义。

对于你说的这句话,同样如此,月和人眼没关系,眼用来做月的证明是可笑的,是中国式的类比。没有高明的地方。唯一可取的是说的人很小,有这样的观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