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0诺贝尔奖的谈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6:09:06
一个学校内部,有一种学习的风气。许多学生据此判定一个学校的好坏。
社会也有社会的风气。就像一种精神一样。我觉得应该仔细研究一下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我印象中那时候的青年求知欲望如饥似渴。这是学习风气,社会当然应该以创新为主题,就像学校应该以学为主题一样。
我想通过大家的共同讨论,使我对中国0诺贝尔奖的认识更全面,更细致。
请积极发言
有兴趣者可以加百度hi群1029825,或则qq群34521529

诺贝尔奖? 邓稼先没诺贝尔奖,杨振宁有诺贝尔奖。在我眼里邓老是英雄,杨就是一市井小人。

中国的学校从历史上看,其基本思想为“学而优则仕”也就是学得好是为了当官。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古时读书人对做学问的看法。子隋唐兴起的科举制度构成了学者的这一思想,而几千年来这一思想对中国学者影响颇深。中国的著名高校几乎都出过政界的精英,也证明了这一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